前些日子,有美女到四川灾区受了刺激,喊出了嫁人要嫁范跑跑的时代“强音”,我一笑了之。后又看到美女在自己博客中写日志希望名导演潜规则自己,我觉得正常。再后我又听到美女宁做富人二奶不嫁穷人的高论,我已经麻木了。今天本已经麻木的神经终于又被白毛女应该嫁黄世仁的怪论给刺痛了,当年万人唾骂的黄世仁居然现在时来运转成了大学生们羡慕的对象,当年喜儿那美丽善良坚贞不屈的经典形象却被现在的大学生们颠覆成一个不能与时俱进的傻瓜。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天之骄子”们的声音最能反映时代特点,听到“天之骄子”发出这样的时代“强音”,看到“天之骄子”提倡这样的时代精神,再无动于衷的人也会变得胆战心惊,再修养深厚的人也会忧心忡忡,我们不能不反思,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中国未来会怎样?
说实在话,看到这个新闻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想起了中国的一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四十年代《白毛女》在延安上演时,陈强扮演的黄世仁演得太逼真,让台下观看的一个士兵控制不住情绪,端起枪瞄准陈强要打,若不是旁边的同志眼明手快,用身体抗了士兵一下的话,陈强恐怕很可能就会被打死或打伤,可见当时人们对黄世仁的愤怒到何种地步。而今天我们的美女大学生眼里的黄世仁却成了“家庭环境优越”、“外表潇洒、风雅的人”,进而发出了喜儿为什么不嫁给黄世仁这样的人的疑问,在她们的眼里喜儿不嫁给黄世仁是不明智的,如果嫁给了黄世仁她会一生幸福的。是黄世仁变了吗?不是,黄世仁还是那个黄世仁。是时代变了,不同的时代人们眼里对黄世仁的评判标准不同了。当年讲阶级斗争,代表地主阶级的黄世仁被以喜儿为代表的农民阶级深恶痛绝,别说嫁黄世仁了,恨不能将黄世仁千刀万剐。今天讲和谐社会,黄世仁有钱代表成功阶层成了社会大众眼中的能人,大学生要嫁黄世仁的心声正是新时代时代精神的真实展现。这种心声和嫁范跑跑,情愿让名人潜规则,做富人二奶是一脉相承的,是对金钱至上金钱万能的一种肯定,也是对过去共产党提倡的理想道德价值观的严重颠覆。
从法律角度来说当今的大学生“喜儿”们想嫁给黄世仁别人是无权干涉的,但从道德角度考虑这些想嫁给黄世仁的大学生“喜儿”们心灵深处透出的是自私不堪,不要说喜儿与黄世仁有杀父之仇,嫁给黄世仁无异于认贼作父,不要说黄世仁并不打算真娶喜儿,而是让喜儿当二奶有辱人格尊严,单凭金钱维持的婚姻就一定能够幸福吗?如果真要是那样世界上的富人都一定生活得非常幸福,张国荣也就不会自杀了,许多明星也就不会离婚了。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虽然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做支撑,但本质上是一个心灵的愉悦,只有精神充实的人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而不是大学生“喜儿”们一厢情愿的金钱万能。富人们就一定是成功人士吗?黄世仁靠剥削农民致富如果值得肯定,那重庆打黑除恶就毫无正义可言,强盗抢劫银行就会天经地义。
其实大学生“喜儿”们愿意嫁黄世仁的思想正是马克思多次批判的对物质的膜拜,是一种内心空虚精神颓废的外在表现,在她们的眼里爱情已经异化为物质铜臭,爱情是只有低级动物式的性爱而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依照这样的逻辑,巧儿应该嫁给王寿昌,七仙女不应嫁董永,织女不应配牛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更是不可思议,中华民族的许多美丽传说都会让人感到难以理解。比较黄世仁所处的时代他应该更喜欢当今盛世,如果黄世仁生活在现在一定会有许多“喜儿”向他主动投怀送抱,自己头上一定也会有许多迷人的美丽光环,我想黄世仁如果泉下有知,现在一定会为自己生不逢时嗟叹不已。那些想嫁给黄世仁的大学生“喜儿”们也一定会觉得自己很时尚,思想很潮流,一定会常常梦想有朝一日,喜儿的故事能让自己遇上,自己一定不会象喜儿那样不开放,只要你有钱我会永远觉得你风流倜傥,那样才不会辜负青春美好时光。
人只要存在在这个世上就会有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社会风尚决定国家未来。人有生老病死,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的未来取决于年轻人的思想,毛泽东将年轻人比作八、九点钟的太阳,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的未来会怎样呢?我们的未来要靠白毛女想嫁黄世仁这一代来承担,这样的一代能担起历史赋予他们的重任吗?难道到这样的地步,我们的教育还不要反思一下吗?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